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独行,自信绽放

admin 足球专题

文/体育周报记者 李梦

2025年7月,盛夏的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,中国青少年击剑公开赛现场气氛凝重,女子花剑U14组别决赛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——14平,看台上鸦雀无声,所有目光聚焦在剑道上那两个身着白色防护服的身影。

其中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深吸一口气,调整了一下面罩,裁判一声令下,她突然启动,一连串流畅的进攻步法如行云流水,最后以一记精准的刺击命中对手有效部位,电子裁判器亮起彩灯,宣告比赛结束,她摘下头盔,露出一张稚嫩却坚毅的脸庞——13岁的姜鑫瑞。

这是姜鑫瑞今年获得的第三个全国性赛事冠军,也是她击剑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,从初出茅庐到崭露头角,这位来自江苏常州的小姑娘用手中的剑,为自己开辟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成长之路。

初识击剑:从好奇到热爱
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9岁的她在学校课外活动课上第一次接触到这项运动。

“最开始只是觉得穿上防护服很酷,像佐罗一样。”回忆起初次接触击剑的情景,姜鑫瑞眼中依然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“但当我真正拿起剑,学习基本动作和步伐时,我发现这项运动远比看起来复杂得多。”

姜鑫瑞的父母最初只是将击剑当作女儿众多课外活动之一,没想到小姑娘却对此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执着。

“别的孩子上课外班都需要家长催促,鑫瑞却总是提前准备好装备,催着我们送她去训练。”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“有一次她发着低烧,还坚持要去参加训练,说不能落下课程。”

这种执着很快转化为了进步,在启蒙教练张伟的指导下,姜鑫瑞的基本功进步神速。“她有一种难得的专注力和自我纠错能力。”张教练评价道,“很多孩子需要教练反复提醒才能改正错误动作,但鑫瑞往往只需要点拨一次,就能自己不断练习直到掌握。”

比赛历练:从紧张到从容

姜鑫瑞首次参加正式比赛是在2022年的江苏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,那时她刚满10岁,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之一。

“第一次比赛紧张得前一晚没睡好。”姜鑫瑞坦言,“站在剑道上,听着周围的声音,感觉心跳特别快,结果第一轮就被淘汰了。”

这次失利没有让小姑娘气馁,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。“回来后她训练更加刻苦了,还主动找我分析比赛录像,研究对手的特点。”张伟教练回忆道。

随后的两年里,姜鑫瑞参加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场比赛,从省内的选拔赛到全国性的邀请赛,她的战绩稳步提升,2024年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,她首次闯入八强,引起了业内关注。

“每场比赛都是学习的机会。”姜鑫瑞说,“赢了的比赛告诉我什么是有效的,输了的比赛教会我哪里还需要改进,重要的是从每场比赛中吸取经验,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。”

今年3月的华东区青少年击剑赛中,姜鑫瑞一举夺魁,获得了她的第一个区域性赛事冠军,这场胜利不仅提升了她的排名,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她的信心。
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。”姜鑫瑞说,“不是因为赢了,而是因为通过比赛,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,证明了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。”

独立成长:场上只能靠自己

击剑是一项极其个人化的运动,比赛过程中,教练只能在一旁观看,无法提供实时指导;观众可以加油助威,但无法代替选手决策;即便是最亲近的家人,也只能在看台上默默支持。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这句话姜鑫瑞重复了多次,“当你站在剑道上,所有决策都必须自己做出,所有问题都必须自己解决,那一刻,你是完全独立的。”

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比赛中,也延伸到了她的日常训练和生活,从自己整理装备到制定额外的训练计划,从分析对手特点到调整比赛心态,姜鑫瑞逐渐学会了自我管理。

“有一次我看到她一个人在训练馆里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,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。”姜鑫瑞的父亲回忆道,“我问她为什么不休息一下,她说她在比赛中这个动作没做好,必须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独行,自信绽放

这种自律和独立让姜鑫瑞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,她的文化课老师告诉记者,鑫瑞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同样的独立性,能够合理安排时间,平衡训练和学习。

“击剑教会我的不只是技术,更是如何面对挑战,如何独立思考,如何承担责任。”姜鑫瑞说,“这些品质不仅在剑道上有用,在学习和生活中同样重要。”

技术特点:灵活敏捷,善于应变

业内专家评价姜鑫瑞的技术风格为“灵活敏捷,善于应变”,她的步伐移动快速而优雅,攻击时机把握准确,防守反击能力尤为突出。

前国家队花剑运动员、现省队教练陈静在观看过姜鑫瑞的比赛后表示:“这位小选手有着超越年龄的比赛阅读能力,她能够在短时间内洞察对手的战术意图,并迅速做出应对,这种能力在年轻选手中相当罕见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独行,自信绽放

姜鑫瑞的另一个特点是心理素质稳定,无论是在领先还是落后的情况下,她都能保持相对平稳的心态,不被比分影响发挥。

“在南京的决赛中,她一度落后5分,但没有慌乱,而是通过调整战术一点点追回比分。”陈静指出,“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年轻运动员来说非常宝贵。”

平衡之道:剑道与学业并重

尽管训练和比赛占用了大量时间,姜鑫瑞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,她的班主任王老师告诉记者,鑫瑞有着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
“她经常因为比赛需要请假,但总会提前向各科老师请教学习内容,带着课本和作业去比赛,在休息时间完成学习任务。”王老师说,“回来后还会主动找同学补笔记,从不因为训练而放松对学习的要求。”

这种平衡能力的背后是强大的自律性和家庭的支持,姜鑫瑞的父母从未因为女儿在击剑上的天赋而忽视她的文化教育。

“我们一直告诉她,击剑和文化学习同样重要。”姜鑫瑞的父亲表示,“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可能有限,但知识和学习能力是一生的财富,我们希望她全面发展,不管未来是否走专业道路,都有足够的选择空间。”

一步一个脚印

随着成绩的提升,姜鑫瑞开始受到更多关注,有业内人士预测,她有望入选国家青年队,甚至有人开始谈论她未来的奥运前景。

对于这些期待,姜鑫瑞和她的教练团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

“她现在还年轻,需要的是打好基础,积累经验,而不是过早追求成绩。”张伟教练表示,“我们的计划是循序渐进,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。”

姜鑫瑞自己也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:“短期目标是今年年底的全国锦标赛,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,我希望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,与世界顶尖选手交流学习。”

当被问及心目中的偶像时,姜鑫瑞提到了中国女子花剑名将张蕾:“我喜欢她的技术风格和比赛气质,希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样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。”

击剑之外的普通少女

褪去击剑服,姜鑫瑞与同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,她喜欢阅读,特别是历史类和科幻类书籍;她也会在周末与朋友相约去看电影;她还有一本秘密画册,里面是她闲暇时画的素描。

“同学们有时候会好奇地问我击剑的事情,我就简单给他们讲讲。”姜鑫瑞笑着说,“在学校里,我就是普通的学生,不会特别强调自己是运动员。”

这种平常心或许正是她能够平衡好各项事务的关键,在她看来,击剑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不是全部。

“击剑让我快乐,让我自信,让我学会了坚持和独立。”姜鑫瑞说,“但我还是我,一个喜欢尝试新事物,偶尔也会偷懒的普通女孩。”

南京夺冠后,姜鑫瑞有了一周的休息时间,她没有安排特殊庆祝活动,而是计划完成之前搁置的读书计划,陪父母散步,还有——和好久不见的小学同学聚会。

她又将回到训练馆,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,剑道很长,但每一步都算数;未来很远,但每一剑都作数。

对于姜鑫瑞来说,击剑之路才刚刚开始,而她手中的剑,正指引着她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,有挑战,有机遇,有无限可能,而无论前方是什么,她都已经准备好——独自面对,自信迎接。

0 26